(點選該圖片,可以放大)
(以上的心智圖,歡迎參考。請註明出處即可。)
畫出這張圖後,我目前想到的幾個問題:
1.如果「教育公共化」的精神或是概念會受到大學自主治理的影響,要怎麼樣明確闡述?
→事實上,不可能只有學雜費變高、人才培育變成企業導向,
學生學習權益、學生自治團體的影響力有無管道發揮,這才是重心所在。
2.整個方案沒有從「學生自治」的角度出發,學生如果認為自己是大學校園的主體,
而非「產品」,更應該多問問自主治理是否有擴大學生自治及學生參與校務發展機會、
管道,甚至是影響力的可能。
3.另外一個問題:如果績效責任是整體方案實施的核心,
該問的是,那是誰眼中的績效責任?現行的大學評鑑便已經在做績效責任的評量工作。
換了另一種治理模式,大學評鑑的結果能促使自主治理委員會要求校長改善相關項目嗎?
4.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如果未來引進外部參與,治理成員的多元性勢必要加以關注,
如果和行政院教改諮詢委員會一樣,把所謂的多元參與辦成
「盡可能減少教育專業人士參與」的話,成大學生,甚至是成大教育研究所的師生,
絕對該以教育研究專業的身分挺身而出,分析/批判這樣的委員會組成。
5.其他想到的問題:
(1)學生團體其實應該要向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臺灣高等教育整合資料庫這兩個單位索取
自己大學的評鑑與統計資料,並且讀一讀評鑑報告,跑一跑統計資料。
次級資料的蒐集也不用自己動手,即便只是個簡單的t檢定或卡方檢定,
都可能看出有趣的結果。
(2)針對自主治理方案的試辦學校,做一個利害關係人的分析,
看看這兩者為何願意成為大學自主治理試辦方案的領頭羊,有好處嗎?
若今天是改採法人化,這兩隻領頭羊會願意站出來優先舉辦嗎?
(3)原先95-99年的國際一流大學計畫把法人化列為重要項目,
這一點政大的法人化研究網頁也有提到。但為何到了第二階段(100-104年),
便完全不提了呢?所以,法人化真的會受到國立大學的青睞嗎?
(4)從我的論文研究經驗及資料蒐集中可以發現:國立大學比學生們想像中的更怕法人化,
所以大學自主治理方案要說是「法人化」,不如說是顧及組織成員的公務員身分,
避免銓敘退撫問題的折衷方案。反彈聲浪一定不只有學生、教師,行政人員也有可能。
盡早串聯,對他們提出說帖,改變他們的認知。
過去我在做某個教育研究機構的研究論文時,訪談者提到法人化,大多都不看好,
也相當憂心自己若在法人化的結構下的職涯將會相當辛苦。所以,我斷然地下個小結,
這又是一場漸進主義式的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成大和金大在此時投入參與,
或許和未來打算扮演高等教育中新的治理模式的範例,甚而是提出運作模式,
讓其他想跟進的大學參考。
當然囉,新的治理模式是好是壞,特別是學生所能扮演的角色
與所處的位置輕重多寡,就得看看後續學生團體如何深入參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