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6

[教育] 研究所統一分發政策的批評

0

日前教育部宣稱未來最快九十七學年度要施行研究所統一分發招生,
其政策的目標是在「終止招生亂象」,在施行政策部分則是以各校進行獨立招生,
各自公布錄取名單後,由學生繳交志願卡統一聯合分發結果。

據教部對目前問題的描述指出:
「現行各大學及技職校院研究所招生,均採各校單招及單獨報到錄取,結果,學生花費成
千上萬,南北奔波應考;有的學校備取甚至可以遞補兩百號以上,讓試務工作人員備感
辛苦;學校又因為研究所重複錄取,導致招生不足額,如台灣大學今年研究所報到也因
此出現缺額七、八十名。未來不但大學研究所碩士班招生錄取增加分發作業,
技職校院科大的研究所碩士班考試也可納入。」

故而為了「解決招生亂象」,欲推動聯合分發機制讓研究所報到的缺額下降


看清楚了嗎?再看一次,本政策的目的是為了要讓各校研究所的招生名額皆能飽足,
而不致使有研究所招不到生。故而推行的政策;更重要的是未來還將採技職院校科大一併
列入聯招,這跟過去高中大學聯考有什麼兩樣?教育部忽視各期教育階段的本質,
而重視帳面上的數字,所為何事?

首先我們應該要瞭解到研究所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是在作進階的研究,
因而在研究所招生標準上,是依各科系研究的學科領域不同而各有差異。
這樣的差異本就提供了學生得依自己的興趣與發展目標,在選考上也較自由,
是一種偏市場機制的現狀。說穿了就是那家好就會吸引多的人去報名去念,
比較差的學校必然乏人問津,這十分正常嘛。

開架式商品的選擇本來就是有資本條件者競逐,現在教育部搞這一套所為是「教育均等」嗎?
教育部在整體高等教育品質上給了我們近九成的大學入學率,
沒有思考到究竟各校的辦學品質為何,且讓許多素質不佳的專科改制升格科大,
以『疏緩』技職體系的升學壓力,造成今日人人有大學念,大學品質卻落差甚大的情況。

大學部份的問題不思改進考量了,現在又將研究所當成大學一般,
企圖透過聯合招生的方式,讓所有學校的研究所都有學生進去念的機制,
是可能使得高等學術研究的品質下降的。學生就自己的能力選擇就讀的學校,
是學生透過考試在篩選學校;是從學習者本體的觀點出發的作為。
如此作為底下競爭力較差的學校本就該因著招生不足的客觀結果減招或是停招相關系所,
減少業已不足的教育資源與經費的浪費。

但若在教部的聯合分發下,對研究所的招生進行管制,這樣無形是在抹殺篩選的機制,
原本辦學不佳的學校再怎樣都有人去念,品質上面也不會有所改進;
辦學品質差學校儼然是教育資源的蠹蟲,蠶食著有效率的教育資源分配。


難道我們要等到全臺灣的碩博士生連論文都讀不懂了之後,再來辦一次幾年幾百億,
透過砸錢補助各大學濟弱扶貧嗎?

高等教育的競爭力若要提升,鏟除品質低劣的學校是最要緊的。
希望教育部可以再三考慮,不要拿臺灣已岌岌可危的高等教育素質當兒戲,
或是政治利益的交換工具。

0 意見:

 
Design by ThemeShift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 Best Web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