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動機+實踐=習慣的打造,但也別忘記要給予獎酬)
好一陣子沒逛書店,發現到我先前讀過兩本書:《動機,單純的力量》、《未來在等待的人才》的作者Daniel H. Pink 出了新書:《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其實這本書和本篇想談的書籍有相當大的關係,它們都是在揭示一個觀點:這個世代愈來愈需要跨領域的人才,而且這樣的能力培養是能夠透過自我習慣迴圈的檢視、改變其中的慣性行為而建立的。
為了避免混淆這兩本書的觀點主張,我先做以下的簡單區分: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要旨在於「人類諸多行為其實是習慣的循環機制運作」,若能檢視壞習慣的形成原因、背後的動機,並且找出得以替代的行為,進一步就能移除壞的習慣。所謂『積習難改』不是因為我們不想改掉,而是沒有對積習作更細緻的分析,以及積習對我們而言有甚麼樣的意義。
《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
這本書我會另外寫一篇讀後文章來討論,但根本的要旨就是:每個人都是銷售人,此處所提到的「銷售人」並非是指傳統意義上的Salesperson.(還記得大學時代念「推銷員之死」念的多麼心酸,可憐的Willy Loman...),而是透過說服、取信與影響他人,藉以換取我們想要的東西,以及提供給對方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是一種非銷售的銷售(non-sales selling )。這個概念很近似這兩三年在商周、Cheers、20/30等雜誌上面看的到的「硬實力+軟實力」之類的說法。
※ ※ ※
那麼回到《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這本書上面來討論。其實習慣的養成與人類本性是相當偷懶的這件事有些關係:為了減少人的認知工作負荷,許多事情經久練習後,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循環,而使得我們能夠在需要持續判斷各種情況的場合中,在最少的認知負荷情況下來完成基本的工作。
這本書提到了,要讓新的行為得以塑造,讓一個人接納新的改變,那最好是保持開頭與結尾不變,僅就其中間的慣性行為加以修正。在該書的鋪陳之下,我不禁覺得人類遠比我所想像的更為原始,僅僅透過不斷地強化與暗示,或是行為改變後一再地自我規訓,便能逐一地改變原先的習慣(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
該作者更以美國鋁業(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的組織習慣改變作為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找出重要的「核心習慣」,並且想方設法來改善影響核心習慣培養的環境,以利好的核心習慣能培養。該書指出:
『核心習慣主張:成功不見得仰賴把每件事都做對,而應找出少數幾個關鍵的優先事項,加以組織,變成火力十足的火車頭.....攸關成敗的習慣一旦開始質變,足以擺脫或重新培養其他的行為模式。』
本書另一個值得推薦反覆閱讀的章節有幾個:
1.從聽眾的聽歌的習慣模式進行分析,討論為何某些歌很「黏」。
2.蒙哥馬利公車抵制事件,其實是始自一連串社會連帶關係的習慣所鑄成的。
3.從神經學的角度看「自由意志」:一個在睡夢中殺死自己妻子、和一個為了排解自己低落的情緒誒,而時常出入賭場,最後輸得傾家蕩產的家庭主婦,何者更為無辜(或不被社會認定為『有罪』?)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透過習慣的改變、重塑,星巴克的「拿鐵法」讓一個EQ不佳的高中輟學生能當上店長。雖不是要為星巴克來做背書,但也不得不佩服透過綿密仔細的思想訓練,人真的如行為心理學家所說的,是具相當可塑性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