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時間有點延遲了,但從花捲窩的blog再次地讀到有關Anya環保袋的新聞後
更讓我對於那些排隊購買的人士感到不以為然。
臺灣社會的消費行為早就已經是趨近於瘋狂的狀態,
君不見每年微風、101、 SOGO等時尚之處總有一堆人簇擁而至,
為了購買福袋或是特別的商品總是願意大排長龍,耗盡心力要得到才行。
記得之前中正紀念堂的牆上被LV拿來投影時,有一位名媛(名猿?)說:
「臺灣應該要多多舉辦這種活動才對。」
我深刻地不以為然到了極點。就以環保袋來說,
以競相追逐名牌為能事,不斷地營造出一種布爾喬亞(甚至是以上)
的品味跟習慣(habitus),忘了環保的意義其實就是用身邊一個不到十塊的
袋子,或是再利用7-11 一元正面印有可愛Open小將的塑膠袋五百次,
都可以抵的過Anya的帆布袋。(更何況誰敢說這些產品不也是剝削廉價
勞力地區的勞工們的心力所得來的?)
講到時尚,我輩鄙俗之人實在不懂ANTM這類型的節目中所營造出的一種
豪奢的感覺何以應當被追求。旅遊生活頻道裡面的東西感覺還比起ANTM
更具有些實在的味道。
而看到這篇由黃子佼所PO的文章:傳Anya開庭~~威武~~! 中,
我更看到了一種荒謬的說法:反正這次事件幫助了大家多認識了一個品牌,
也算的上是有意義的事情。而環保袋在他的論述裡面,失去了「環保」的意義。
只剩下一個為名牌叫屈喊冤,平反的論述方式。要大家能夠去多多認識、
瞭解Anya這個名牌,進而學習欣賞它。而他對於Anya量產環保袋的想法中,
以「限量發售才能讓人擁有時感到更驕傲」的言詞,徹徹底底地讓「環保」消失
在整個活動當中。甚至還有讀者回文說:
就像anya hindmarch有幾個人在環保包之前就認識它,
知道它是哪個國家的?有幾個人知道LV以前是做旅行箱的,
很多人都在用的speed是以奧黛莉赫本為發想的?hermes以前是做馬具起家的?
vivienne westwood跟性手槍樂團的關西?
會成為一個好的品牌,背後一定會有歷史故事,有它成功的商品,
也有它昂貴的理由.
Vivienne Westwood跟性手槍的關係不等同於其在她自身品牌的創造,
也別癡努愚鈍地以為Punk是你所想的跟Vivienne Westwood那樣地有關聯。
念點書吧孩子! VW 只是借用這個想法,並不等同於就是北美館之前導覽的
那般!性手槍樂團並不因VW而更有名!
接著就是消費者對於這種「我買了它代表我一定得(會)(該) 懂的它的價值
所在」的可笑邏輯。你買一瓶礦泉水時會注意到它的產地、製造日期甚至是
這個品牌的由來嗎?大部份人所要消費的不是「品牌」本身,只是該「商品」
而已。今天對於Anya的歷史更有所瞭解之後,這有助於環保的任何部分嗎?
或者只是在表達對Anya的認同?無論是何者,都與環保無關。都只不過給了
那些奢靡人士粉飾虛榮的最好化妝品而已。
我要拿著Open小將的購物袋去買晚餐了,
請名媛與熟宅男等人用餐過後跟我一樣重覆使用身邊的塑膠袋,
至於什麼Anya的環保袋?
請把你們的浮華跟奢侈放進去裝好,小心不要掉出來了。
以免污染該作好環保的環境,謝謝合作。
2 意見:
推這篇,商業跟很多東西結合在一起就會失去原汁原味。
我是小花捲...抱歉剛剛才看到你的留言。
讓我們一起環境盡一份心力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