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始自於某個部落客的記事,盼在看完那個blog之後,
便跟我說,她也好想要有一個便當包巾。並且給我看了日本的便當包巾網頁,看著看著,一邊想著要買哪一個的時候,卻因為某些事情忙碌,後續我們也都沒有再提起,就這樣把這個迷人的小事情給拋在腦後。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大概是今年三、四月的事吧。
(印花樂的大門口,地址:台北市迪化街一段32巷5-1號)
(上面的布都是印花樂自行印製的樣式,有鳥、也有像是窗櫺一般的圖案)
但是進到這樣一個充滿各式布料素材的地方,沒有事先的規劃或充滿創意的頭腦,是很容易只看的見布料的漂亮,卻無法讓它的美化身為生活家具。我們晃了很久,也想了很久,駑鈍如我只想的出桌巾之類的東西,頂多看到一件很質地細緻的布,卻想著可以拿來作床單。不知道老闆聽到我說要用來作床單的時候,他的嘴角有沒有不爭氣地上揚?我們又走到了另外一家,裡頭有著許許多多漂亮、長度又不會太長(好幾尺)的陳列區,我們看見了紫色的狐狸圖樣、類似友禪紙中有的花紋的布。我倆煞是喜歡,但就是苦於沒有想到它具體的用途。
盼靈機一動,說可以自己動手做個便當包巾,這樣子不僅不用花錢上網買日本的包巾(貴鬆鬆),又可以體會自己動手做的樂趣。我心想也對,之前才說想要買包巾,隨便一組動輒五六百塊台幣以上,眼下這一件布料也不過才兩百出頭,雖然仍不便宜,但可以享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就買了下來,總共買了三種不同樣式的布。最後我提議可以去印花樂看看他們的書衣是怎麼車縫與設計的,我心想自己有布料,唯一差的是車工的細緻程度與否 (但也因為我有自知之明,縫出來的東西不會脫線就好XD),不妨看看他們怎麼作,我們或許也可以照本宣科來做看看。
最後,買了上圖的三種布。回到家的時候想到起自己的門簾也可以試著動手做做看,昨天才去的彎腰市集裡頭也有人用小塊的正方形布作為玻璃罐裝食品的封口布,也相當好看。對於我們的衝動購物 (真的是出自於一股對圖案的喜好才買的),我獲得了稍稍的寬慰 (發現用途很多,不過要自己動手做啦...)。
看到這邊,為何是把便當包巾當作第一個想做的物品呢?在我自己的生活體驗當中,吃對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份。透過細緻的安排 ─ 從規劃菜單、上街買菜、回家處理蔬菜肉品、烹煮,裝盛擺盤(其實我不太會擺盤只要能吃就好哈哈)等程序,最終不過是為了自己心愛的家人能和我一同用餐,透過用餐時間共同享受食物,來彼此關懷。
古早的農業社會、或說華人社會中的圓餐桌(就是那個上面會放"懶蘇珊"的),都凸顯出"食"的社會性意義。隻身一人生活在外的我,與共同生活的盼,也都曉得凝聚對於家庭關係與生活感建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透過自己下廚,煮菜給自己吃,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飲食負起責任」的行為。在外食、速食充斥的當下,過去的我太過習慣把自己的飢餓透過購買餐點的方式來解決。至於人家怎麼煮的?用得什麼食材?口味清淡或太重?這些都無法、也難以過問。等於是在將自己對食物的意見一一交給他人處理,連帶著自己的健康也落到了販賣外食者的手上。「老外」的飲食習慣,所帶給自己的除了是健康報告上的紅字之外,總是一人獨處租屋處嗑著國民便當,不與親朋好友共同進餐互動,又如何能讓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更進一步?
所以我開始選擇,為自己的飲食負責,也算的上是為自己的健康負責。更重要的是,我透過簡單的烹飪,連接起我與其他人的關係。這一點我想過去我和盼盼邀請過夸克‧李小姐,以及上周去到介倫家的溪邊享受山野珍味的招待,足以說明食物拉近人與人距離的效用及必要性。又突然想到高中念過的《醉翁庭記》裡頭,講到太守(歐陽脩)醉翁之意不在酒,又樂於宴席上參與者的歡樂,也與我對共同進食的意見相符。
便當包巾,能夠讓便當除了色香味俱全之外,另增添一番景緻的重要道具。美好的事物與美味的餐點,你說,怎能不教人心嚮往之呢?
我跟盼盼都正準備開始縫製我們的便當包巾了,而便當包巾能牽動出的故事,希望可以在製作完成後,讓我娓娓道來,訴說給你們聽。
0 意見:
張貼留言